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《山川秀美》 第三课时课件
◆课件简介:
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《山川秀美》 第三课时课件
山川秀美
—— 母亲河
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,不仅流淌着千千万万条河流,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。
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与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。
源头:
流经的省、市、自治区:
最后注入:
全 长:
地 位:
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
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等九省(区)
渤海
5500千米
形 状:
巨大的“几”字
中国第二长河、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
一.母亲河——黄河
青藏高原
内蒙古高原
黄土高原
华北平原
黄河流经的地形区
渤海
黄河 上、中、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
1、河源段:水量小、水清流缓
2、峡谷段:水流急、峡谷多、水能丰富、水量大增
3、河套段:水量减少、水利工程发达
峡谷多、水量大、水能丰富
流速减慢、泥沙大量沉积、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
孟津以下
河口镇—河南孟津
内蒙古河口镇以上
如何综合治理黄河?
黄河泥沙之源——黄土高原
黄河——惊涛拍岸
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
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
一碗河水半碗沙
黄河上的挖泥船
综合治理后的部分黄河流域
开发、利用与治理黄河
关键在于治沙
1、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,大力发展植树造林、退耕还牧和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。
2、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。
3、在上、中游干流上兴建一系列如:龙羊峡、刘家峡、青铜峡、三门峡等水利枢纽工程,初步发挥了防洪、灌溉、发电等效益。
源头:
流经的省、市、自治区:
最后注入:
全 长:
地 位:
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
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重庆、湖
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和上海。
东海
6300千米
形 状:
巨大的“之”字
中国第一长河、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。
二.母亲河——长江
长江上中下游
中游
下游
2
3
4
5
6
7
1
雅砻江
岷江
嘉陵江
乌江
湘江
汉江
赣江
8
9
长江主要支流
宜昌
长江干流剖面图
四川盆地
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
宜昌
湖口
瞿塘峡
巫峡
西陵峡
巫山
最短、最险峻的峡谷
瞿塘峡
西陵峡
滩多水急
巫峡
曲折、幽深、秀丽
巫峡
曲折、幽深、秀丽
黄金水道
运输价值:
航线建设:
3、干线航线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,既沟通内地和沿海,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。
一方面疏浚长江航道,对川江和荆江进行重点治理,加强沿江港口的建设,另一方面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,大力发展沿江经济,建设沿江经济带。
1、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,具有运量大、投资少、成本低等优点。
2、长江流域资源丰富,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;干流沿岸有很多工业中心和众多城市。
防洪和灌溉
中、上游植被破坏,河床淤塞
同期大水
洪涝
千里长江险在荆江
措施
加固堤防
分洪、蓄洪、修建水库
保护植被
灌溉
1、宜昌上游的干支流
2、两湖水系
3、汉江.
黄河、长江比较
唐古古拉山主峰——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
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雅拉达泽山
东 海
渤 海
6300千米 第一大河
5500千米 第二大河
“之”字形
巨大的“几”字
源头——湖北宜昌——江西湖口
——入海口
源头——内蒙古河口镇——
河南孟津——入海口
上游:雅砻江、岷江、嘉陵江、乌江中游:汉江、湘江、赣江
上游:洮河、湟水
中游:汾河、渭河
上游:二滩(雅砻江)三峡、葛洲坝中游:丹江口(汉水)
上游:龙羊峡、刘家峡、李家峡、
青铜峡
中游:三门峡、小浪底
青、川、甘、宁、内蒙古、
晋、陕、豫、鲁(9个)
青、川、藏、滇、渝、鄂、
湘、赣、皖、苏、沪(11个)
黄河、长江各河段特征比较
峡谷多、落差大、水流急、水力资源丰富。
地势低平、湖泊众多、水流多、河道弯、水量丰富
支流不多、地势平坦、江阔水深、航运便利
峡谷多、水量大、水能丰富。
1、上源段:水量小、水清流缓;
2、峡谷段:水流急、峡谷多、水能丰富、水量大增;
3、河套段:水量减少、水利工程发达。
流速减慢、泥沙大量沉积、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。
小结
为保护母亲河,我们应该节约用水、保护环境、爱护树木、不乱砍乱伐、不往江河湖泊乱倒废水、不乱扔废物、植树绿化。
谢谢观看!
山川秀美
—— 母亲河
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,不仅流淌着千千万万条河流,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。
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与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。
源头:
流经的省、市、自治区:
最后注入:
全 长:
地 位:
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
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等九省(区)
渤海
5500千米
形 状:
巨大的“几”字
中国第二长河、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
一.母亲河——黄河
青藏高原
内蒙古高原
黄土高原
华北平原
黄河流经的地形区
渤海
黄河 上、中、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
1、河源段:水量小、水清流缓
2、峡谷段:水流急、峡谷多、水能丰富、水量大增
3、河套段:水量减少、水利工程发达
峡谷多、水量大、水能丰富
流速减慢、泥沙大量沉积、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
孟津以下
河口镇—河南孟津
内蒙古河口镇以上
如何综合治理黄河?
黄河泥沙之源——黄土高原
黄河——惊涛拍岸
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
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
一碗河水半碗沙
黄河上的挖泥船
综合治理后的部分黄河流域
开发、利用与治理黄河
关键在于治沙
1、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,大力发展植树造林、退耕还牧和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。
2、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。
3、在上、中游干流上兴建一系列如:龙羊峡、刘家峡、青铜峡、三门峡等水利枢纽工程,初步发挥了防洪、灌溉、发电等效益。
源头:
流经的省、市、自治区:
最后注入:
全 长:
地 位:
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
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重庆、湖
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和上海。
东海
6300千米
形 状:
巨大的“之”字
中国第一长河、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。
二.母亲河——长江
长江上中下游
中游
下游
2
3
4
5
6
7
1
雅砻江
岷江
嘉陵江
乌江
湘江
汉江
赣江
8
9
长江主要支流
宜昌
长江干流剖面图
四川盆地
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
宜昌
湖口
瞿塘峡
巫峡
西陵峡
巫山
最短、最险峻的峡谷
瞿塘峡
西陵峡
滩多水急
巫峡
曲折、幽深、秀丽
巫峡
曲折、幽深、秀丽
黄金水道
运输价值:
航线建设:
3、干线航线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,既沟通内地和沿海,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。
一方面疏浚长江航道,对川江和荆江进行重点治理,加强沿江港口的建设,另一方面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,大力发展沿江经济,建设沿江经济带。
1、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,具有运量大、投资少、成本低等优点。
2、长江流域资源丰富,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;干流沿岸有很多工业中心和众多城市。
防洪和灌溉
中、上游植被破坏,河床淤塞
同期大水
洪涝
千里长江险在荆江
措施
加固堤防
分洪、蓄洪、修建水库
保护植被
灌溉
1、宜昌上游的干支流
2、两湖水系
3、汉江.
黄河、长江比较
唐古古拉山主峰——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
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雅拉达泽山
东 海
渤 海
6300千米 第一大河
5500千米 第二大河
“之”字形
巨大的“几”字
源头——湖北宜昌——江西湖口
——入海口
源头——内蒙古河口镇——
河南孟津——入海口
上游:雅砻江、岷江、嘉陵江、乌江中游:汉江、湘江、赣江
上游:洮河、湟水
中游:汾河、渭河
上游:二滩(雅砻江)三峡、葛洲坝中游:丹江口(汉水)
上游:龙羊峡、刘家峡、李家峡、
青铜峡
中游:三门峡、小浪底
青、川、甘、宁、内蒙古、
晋、陕、豫、鲁(9个)
青、川、藏、滇、渝、鄂、
湘、赣、皖、苏、沪(11个)
黄河、长江各河段特征比较
峡谷多、落差大、水流急、水力资源丰富。
地势低平、湖泊众多、水流多、河道弯、水量丰富
支流不多、地势平坦、江阔水深、航运便利
峡谷多、水量大、水能丰富。
1、上源段:水量小、水清流缓;
2、峡谷段:水流急、峡谷多、水能丰富、水量大增;
3、河套段:水量减少、水利工程发达。
流速减慢、泥沙大量沉积、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。
小结
为保护母亲河,我们应该节约用水、保护环境、爱护树木、不乱砍乱伐、不往江河湖泊乱倒废水、不乱扔废物、植树绿化。
谢谢观看!
〖专题栏目〗 更多>>
- 人教五四制八年
- 鲁教五四制八年
- 人教版语文课件
- 苏教版语文课件
- 语文版语文课件
- 鲁教版语文课件
- 北师版语文课件
- 沪教版语文课件
- 鄂教版语文课件
- 冀教版语文课件
- 北京课改版语文
- 长春版语文课件
- 人教版数学课件
- 北师版数学课件
- 华师版数学课件
- 苏科版数学课件
- 浙教版数学课件
- 冀教版数学课件
- 沪科版数学课件
- 北京版数学课件
- 青岛版数学课件
- 沪教版数学课件
- 鲁教版数学课件
- 湘教版数学课件
- 人教版英语课件
- 外研版英语课件
- 仁爱版英语课件
- 牛津译林版英语
- 冀教版英语课件
- 鲁教版英语课件
- 沪教版英语课件
- 人教版物理课件
- 苏科版物理课件
- 教科版物理课件
- 北师版物理课件
- 沪科版物理课件
- 北京课改版物理
- 上海教育物理八
- 鲁科版物理课件
- 粤沪版物理课件
- 人教版化学课件
- 湘教版初中化学
- 粤教版初中化学
- 沪教版初中化学
- 人教版生物课件
- 苏教版生物课件
- 北师大生物课件
- 济南版生物课件
- 冀教版生物课件
- 苏科版生物课件
- 人教版地理课件
- 湘教版地理课件
- 中图版地理课件
- 鲁教版地理课件
- 人教版道德法治
- 湘师版道德法治
- 北师大道德法治
- 粤教版道德法治
- 苏人版道德法治
- 鲁人版道德法治
- 陕教版道德法治
- 沪教版思品课件
- 教科版思品课件
- 人民版道德法治
- 首师大道德法治
- 人教版历史课件
- 北师版历史课件
- 岳麓版历史课件
- 华师版历史课件
- 鲁教版历史课件
- 川教版历史课件
- 冀人版历史课件
- 中华书局版历史
- 京改版历史课件
- 中图版历史课件
- 人教版历社课件
- 沪教版历社课件
- 浙教版科学课件
- 人音版音乐课件
- 湘教版音乐课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