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《诫子书》ppt课件
◆课件简介:
2017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《诫子书》ppt课件
诸葛亮
16 诫子书
蜀相(杜 甫)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书愤(陆 游)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。
诸葛亮(181—234),复姓诸葛,名亮,字孔明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号卧龙先生。
作者简介
诸葛亮
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?
《诫子书》家训,家书。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,堪称教子的千古范文。
作品简介
教学目标:
1、读准字音,熟读成诵。
2、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。
3、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。
积累单音节字词
夫(fú)
遂(suì)
庐(lú)
积累双音节词语
修身 养德
澹泊(dàn)(bó)
淫慢(yín ) 励精
险躁 治性
积累四字美词
静以修身
俭以养德
淡泊明志
宁静致远
学以广才
励精治性
诫子书
夫/君子之行,静/以修身,俭/以养德。非淡泊/无以明志,非宁静/无以致远。
夫/学/须静也,才/须学也。非学/无以广才,非志/无以成学。
淫慢/则/不能励精,险躁/则/不能治性。
年/与时驰,意/与日去,遂成/枯落,多不/接世,悲守/穷庐,将/复何及!
朗读美文
1.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2.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翻译美句
5.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翻译美句
4.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
3.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品德高尚、德才兼备的人,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,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。
非澹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不看轻世俗的名利,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,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。
译文:
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学习必须专心致志,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。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,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。
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冶性。
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,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。
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年华随着光阴流逝,意志随着岁月消磨,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(成了无所作为的人)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,(到那时,)守在破房子里,悲伤叹息,又怎么来得及呢?(穷庐,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。)
小组讨论:在诸葛亮看来成为
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?
品析文意:
学生活动一
30年后,邓艾率魏军攻蜀,兵至绵竹,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,英勇战死,时年37岁。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,时年16岁。
资料助读:
从《诫子书》中我读出:
他,不仅仅是智慧的化身,更是一位 的父亲?
感悟文情:
学生活动二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( );非澹泊无以明志,( )。
夫学须静也,( ),非学无以广才,( )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( )。年与时弛, ( )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诫 子 书
诸葛亮
俭以养德
非宁静无以致远
才须学也
非志无以成学
险躁则不能治性
意与日去
自然成诵
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?
告诫儿子修身养性,生活节俭,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。
探究文章的结构
提出论点——正(静)反(躁)两方面论证(治学、修身)——劝戒惜时,有所作为
A、论点句: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B、治学(静):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/无以广才,非志/无以成学(正)。C、修身:(躁):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(反)。D、惜时: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萎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第一课:宁静的力量 。“静以修身”“ 非宁静无以致远”“夫学须静也” 诸葛亮忠告孩子,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,静思反省。不能够静下来,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。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,就是有安宁的环境。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,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,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?
第二课:节俭的力量。 “俭以养德”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,以培养自己的德行。审慎理财,量入为出,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,更可以过着有规律的俭朴生活,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。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,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?
第三课:计划的力量。 “非淡泊无以明志 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,不要事事讲求名利,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。要静下来,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。面对未来,您有理想吗?您有使命感吗?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?
第四课:学习的力量。 “夫学须静也, 才须学也”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,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,就更加事半功倍。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,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。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?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?
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,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,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:
第五课:增值的力量。“非学无以广才 ,非志无以成学” 他忠告孩子,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,不愿意努力学习,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。但学习的过程中,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,因为缺乏了意志力,就会半途而废。您是否想过,一鼓作气的人多,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?
第六课:速度的力量。“淫慢则不能励精” 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。电脑的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,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,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。快人一步,不但容易达到理想,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!
第七课:性格的力量。 “险躁则不能治性” 诸葛亮忠告孩子,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。心理学家说:“思想影响行为,行为影响习惯,习惯影响性格,性格影响命运。”诸葛亮明白
诸葛亮
16 诫子书
蜀相(杜 甫)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书愤(陆 游)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。
诸葛亮(181—234),复姓诸葛,名亮,字孔明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号卧龙先生。
作者简介
诸葛亮
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?
《诫子书》家训,家书。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,堪称教子的千古范文。
作品简介
教学目标:
1、读准字音,熟读成诵。
2、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。
3、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。
积累单音节字词
夫(fú)
遂(suì)
庐(lú)
积累双音节词语
修身 养德
澹泊(dàn)(bó)
淫慢(yín ) 励精
险躁 治性
积累四字美词
静以修身
俭以养德
淡泊明志
宁静致远
学以广才
励精治性
诫子书
夫/君子之行,静/以修身,俭/以养德。非淡泊/无以明志,非宁静/无以致远。
夫/学/须静也,才/须学也。非学/无以广才,非志/无以成学。
淫慢/则/不能励精,险躁/则/不能治性。
年/与时驰,意/与日去,遂成/枯落,多不/接世,悲守/穷庐,将/复何及!
朗读美文
1.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2.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翻译美句
5.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翻译美句
4.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
3.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品德高尚、德才兼备的人,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,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。
非澹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不看轻世俗的名利,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,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。
译文:
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学习必须专心致志,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。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,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。
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冶性。
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,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。
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年华随着光阴流逝,意志随着岁月消磨,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(成了无所作为的人)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,(到那时,)守在破房子里,悲伤叹息,又怎么来得及呢?(穷庐,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。)
小组讨论:在诸葛亮看来成为
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?
品析文意:
学生活动一
30年后,邓艾率魏军攻蜀,兵至绵竹,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,英勇战死,时年37岁。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,时年16岁。
资料助读:
从《诫子书》中我读出:
他,不仅仅是智慧的化身,更是一位 的父亲?
感悟文情:
学生活动二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( );非澹泊无以明志,( )。
夫学须静也,( ),非学无以广才,( )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( )。年与时弛, ( )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诫 子 书
诸葛亮
俭以养德
非宁静无以致远
才须学也
非志无以成学
险躁则不能治性
意与日去
自然成诵
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?
告诫儿子修身养性,生活节俭,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。
探究文章的结构
提出论点——正(静)反(躁)两方面论证(治学、修身)——劝戒惜时,有所作为
A、论点句: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B、治学(静):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/无以广才,非志/无以成学(正)。C、修身:(躁):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(反)。D、惜时: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萎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第一课:宁静的力量 。“静以修身”“ 非宁静无以致远”“夫学须静也” 诸葛亮忠告孩子,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,静思反省。不能够静下来,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。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,就是有安宁的环境。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,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,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?
第二课:节俭的力量。 “俭以养德”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,以培养自己的德行。审慎理财,量入为出,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,更可以过着有规律的俭朴生活,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。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,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?
第三课:计划的力量。 “非淡泊无以明志 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,不要事事讲求名利,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。要静下来,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。面对未来,您有理想吗?您有使命感吗?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?
第四课:学习的力量。 “夫学须静也, 才须学也”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,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,就更加事半功倍。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,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。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?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?
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,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,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:
第五课:增值的力量。“非学无以广才 ,非志无以成学” 他忠告孩子,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,不愿意努力学习,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。但学习的过程中,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,因为缺乏了意志力,就会半途而废。您是否想过,一鼓作气的人多,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?
第六课:速度的力量。“淫慢则不能励精” 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。电脑的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,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,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。快人一步,不但容易达到理想,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!
第七课:性格的力量。 “险躁则不能治性” 诸葛亮忠告孩子,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。心理学家说:“思想影响行为,行为影响习惯,习惯影响性格,性格影响命运。”诸葛亮明白
〖专题栏目〗 更多>>
- 人教版语文课件
- 苏教版语文课件
- 语文版语文课件
- 鲁教版语文课件
- 北师版语文课件
- 沪教版语文课件
- 鄂教版语文课件
- 冀教版语文课件
- 北京课改版语文
- 长春版语文课件
- 人教版数学课件
- 北师版数学课件
- 华师版数学课件
- 苏科版数学课件
- 浙教版数学课件
- 冀教版数学课件
- 沪科版数学课件
- 北京版数学课件
- 青岛版数学课件
- 沪教版数学课件
- 鲁教版数学课件
- 湘教版数学课件
- 人教版英语课件
- 外研版英语课件
- 仁爱版英语课件
- 牛津译林版英语
- 冀教版英语课件
- 鲁教版英语课件
- 沪教版英语课件
- 人教版物理课件
- 苏科版物理课件
- 教科版物理课件
- 北师版物理课件
- 沪科版物理课件
- 北京课改物理课
- 上海教育物理八
- 鲁科版物理课件
- 粤沪版物理课件
- 人教版化学课件
- 湘教版初中化学
- 粤教版初中化学
- 沪教版初中化学
- 人教版生物课件
- 苏教版生物课件
- 北师大生物课件
- 济南版生物课件
- 冀教版生物课件
- 苏科版生物课件
- 人教版地理课件
- 湘教版地理课件
- 中图版地理课件
- 鲁教版地理课件
- 人教版道德法治
- 湘师版道德法治
- 北师大道德法治
- 粤教版道德法治
- 苏人版道德法治
- 鲁人版道德法治
- 陕教版道德法治
- 沪教版思品课件
- 教科版思品课件
- 人民版道德法治
- 首师大道德法治
- 人教版历史课件
- 北师版历史课件
- 岳麓版历史课件
- 华师版历史课件
- 鲁教版历史课件
- 川教版历史课件
- 冀人版历史课件
- 中华书局版历史
- 京改版历史课件
- 中图版历史课件
- 人教版历社课件
- 沪教版历社课件
- 浙教版科学课件
- 人音版音乐课件
- 湘教版音乐课件
- 华师版科学课件
- 苏少版音乐课件